浸入式循環溫控器用于容器液體溫度控制的具體方法如下:
1.安裝與連接
設備固定:將浸入式循環器的探頭或傳感器部分浸入到需要控溫的液體容器中,并確保其位置穩定且能充分接觸被控液體。部分型號支持通過夾具等方式固定在容器邊緣,以適應不同形狀和大小的容器。
管路對接(如需外循環):若涉及內外循環系統,需使用配套的軟管接頭連接設備的進出水口與外部循環回路,形成閉合路徑實現熱量傳遞。例如,可調節流量的壓力/抽吸泵能夠推動液體在系統中持續流動。
2.參數設置與模式選擇
目標溫度設定:通過操作面板或觸摸屏輸入所需的溫度值,并可選擇單位。某些機型系列還支持多步升溫編程功能,允許用戶預設復雜的溫度變化曲線。
工作模式切換:根據需求啟用內部或外部溫度控制模式。某些型號配備遠程傳感器接口,可接入外部PT100等傳感器進行更精準的環境監測。
安全閾值配置:設置最高/低允許溫度報警限值,當實際溫度超出范圍時觸發聲光警報并自動切斷加熱功能,防止過熱損壞樣品或設備故障。
啟動循環系統:開啟電源后,內置大功率加熱元件開始工作,同時泵送裝置驅動液體循環以加速熱交換效率。
實時監控反饋:主顯示屏同步顯示當前實際溫度與設定溫度差值,用戶可根據顯示精度調整控制策略。部分設備支持RTA(真實溫度調整)功能用于校準偏差。
流量優化:依據容器體積和散熱情況調節泵速檔位,既保證足夠的換熱速率又避免過度擾動液體表面。例如,SC系列提供多個固定轉速選項,而PC系列則支持無級調速。
4.輔助功能應用
自動保護機制:多數機型內置過壓、過流及液位過低檢測功能,異常狀態下會自動停機并提示故障代碼。如檢測到電機過載時立即關閉輸出。
數據記錄與通信:通過RS232、USB或以太網接口將運行數據傳輸至計算機,便于后續分析和追溯。部分高級版本還支持模擬信號輸入輸出,方便集成到自動化控制系統中。
定時任務管理:利用開/關定時器設定特定時間段內的自動啟停周期,適用于需要間歇式控溫的實驗流程。
5.浸入式循環溫控器維護與校準
定期清潔保養:保持浴槽內液體純凈度,及時更換老化介質;清理過濾器防止雜質堵塞流道。
性能驗證校準:使用標準溫度計比對測量結果,必要時通過偏移校準功能修正系統誤差,確保長期使用的準確性。
